與張行炳初次通話,是在下午5點多。電話那頭,他急促地說:“不好意思啊!我晚上有個特別急的會,咱們明天上午再通電話吧。”后來,記者得知,由于汛期到來,雨水頻仍,鎮上個別文保單位受損,有的房子漏雨了、有的房頂上的瓦片碎了、有的附近有泥石流發生,開會是為了抓緊確定搶修方案。

           

            張行炳是誰?采訪前,記者就知道他有個頗美的名號——安徽省最美基層文物保護員。他所在的湯家匯鎮是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的紅色小鎮,在大革命時期幾度成為豫東南和皖西北紅色革命政權和革命武裝軍事指揮中心,也是紅四方面軍的主要發源地之一。這里留下了很多的革命遺址遺存,包括豫鄂皖省委會議、紅二十五軍和紅二十八軍合編地舊址——胡氏祠,豫東南道委、道區蘇維埃政府舊址——接善寺、赤城縣郵政局舊址——徐氏祠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赤城縣蘇維埃政府政治保衛分局舊址——姚氏祠,少共豫東南道委、少共赤南縣委舊址——易氏祠等安徽省文物保護單位。

           

            這些紅色遺址是張行炳每天工作、生活的重心。他是鎮上唯一的一名文物保護員,多年如一日地巡查、記錄,悉心守護著鎮上47處文保單位和4處傳統村落的安全。

           

            講述人:張行炳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湯家匯鎮文物保護員)

            

            張行炳巡查文保單位

           

            我叫張行炳,今年58歲,是土生土長的金寨人。我當過兵,1984年從部隊退役后回到家鄉,在湯家匯鎮竹畈村擔任村團支書、村書記。2016年12月,湯家匯鎮為發展紅色旅游打造“蘇維埃城”,新建了紅色旅游辦公室,組織上安排我擔任辦公室主任和義務文物保護員。

           

            我欣然接受,一是我已經當了32年的村干部,理應讓賢,給年輕干部更多成長機會;二是鎮上的紅色遺址都是革命歷史的見證,我們把紅色遺址守護好,將紅色精神傳承下去,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

           

            雖有監控,還是親眼看看才放心

           

            最初接觸文物保護工作時,我主動學習了鎮志和大量文保知識。鎮上的革命文保單位大多是祠堂、廟宇,年代久遠。很多文保單位是不封閉的磚瓦房,平時容易入灰,需要經常打掃;雨季容易漏雨或損毀瓦片,要不斷巡查,及時做好維護,不然一不小心就會蒙受損失。

            

            張行炳檢查文保單位衛生情況

           

            2018年8月的一個夜晚,雨下得很大,我想到位于湯家匯街道的姚氏祠和徐氏祠所在的地勢偏低,容易被水淹,我就沖出家門,同時跟相關部門打好招呼,必要時必須安排人來搶修。

           

            姚氏祠和徐氏祠距離100多米,我分別對兩處遺址進行了巡查,房屋沒有漏雨、建筑外墻沒有破損、室內的很多愛國主義教學資料、布展材料也都完好……暫且松了口氣。但也不敢離開,怕萬一有個閃失就麻煩了。我在兩處遺址來回巡查,每個地方觀察半小時,就這樣往返巡查了10多次,同時搬來了沙袋,準備隨時搶險。后來,雨漸漸小了,直到凌晨確定兩處遺址安全了,我才放心回家。第二天一大早,我又趕緊電話聯系其他文保單位附近的村民,問文保單位有沒有受損,確定沒事心里才踏實了。

            

            張行炳雨天巡查文保單位漏水情況

           

            今年雨水多,為確保安全度汛,我提前對鎮上的紅色遺址進行巡查,對 接善寺、徐氏祠、姚氏祠、易氏祠四處文保單位(也是愛國主義教學點)進行了全面修繕,給老化電線套上安全防火管、檢修屋頂瓦片、配齊滅火器等,希望能最大限度減少損失。

            

            雨后,張行炳在文保單位清理垃圾。

           

            幾年的工作實踐加上日常的不斷學習,讓我積累了一定的文保經驗:文保單位的房屋電線是否老化,墻體有沒有裂痕、屋頂漏不漏雨,附近環境有沒有垃圾、雜物……這些細節都要重點檢查。雖然現在鎮上有四處文保單位安裝了監控,但我還是到現場看看才放心。因為像電線老化、房屋裂痕這些細節通過監控是看不出來的,在現場一旦發現有受損跡象,能更及時通知相關人員補修。比如去年春天,我到姚氏祠進行日常檢查時就發現電燈一閃一閃的,判斷可能是電線老化了,進一步檢查時發現有火情隱患,我立即聯系電力部門及時處理了安全隱患。

           

            發現姚氏祠關押室居然有人種菜

           

            作為紅色小鎮,我們這里除了有縣委黨校的10余家現場教學點,還有18家單位掛牌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年都有全國各地的游客和學校、單位團體前來參觀、學習,“七一”和寒暑假來這里的就更多了。2018年,我們鎮接待全國各地的到訪游客和愛國主義教育學習者12萬人次,2019年約為18萬人次。看到紅色旅游越來越熱,我想,我們不僅要把紅色遺址守護好,更要為紅色旅游營造一個文明、整潔的環境。

            

            宣傳展板脫落,張行炳重新裝訂。

           

            有一次我在巡查時發現,姚氏祠的關押室里,居然有村民在敞開的室內種菜。我趕緊找到種菜的村民進行勸說。我說,這里是文保單位、公共場所,外地的觀眾、游客來這里參觀學習,對咱們這的紅色遺址都很敬重,咱們當地人可不能破壞,得珍惜啊。這位村民聽了覺得有道理,立刻把種的菜鋤掉了。為防止類似的狀況再次發生,我就在姚氏祠關押室門前封上了鐵柵欄。在姚氏祠大院里有一棵桂花樹,邊上也有村民種菜,我就在樹邊做了綠化,既美化了環境,也防止了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平時常有中小學生放學后在接善寺附近玩耍。有的學生亂扔垃圾,我看見了就立刻上前勸阻,告訴孩子們要愛護文物,給他們講在接善寺發生的歷史故事,告訴他們紅色遺址是歷史的見證,要把先輩的優良傳統傳承下去。慢慢地,孩子們也懂得珍惜愛護紅色遺址和革命文物,再也沒人亂扔垃圾了。

           

            別人棄用的農具我當寶

           

            在平時的巡查中,我經常會接觸到一些被人棄用的農耕用具,比如勾草鞋的扒子、碾米的農具、犁、紙燈籠、米桶、秧馬等等。這些舊農具人們過去常用,承載著歷史的印記,扔了太可惜。

           

            現在生活好了,我們常回想過去,人不能忘本。如果把這些工具收集起來,讓游客、學生在參觀時更加了解農耕文化和黨的光輝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助力紅色旅游,不是更好嗎?

           

            從2017年開始,我在湯家匯鎮各村對紅色遺址進行安全巡查的同時,也走家訪戶,看看誰家有過去用的農具,就跟人家講講我的想法和初衷。 有的村民覺得留著沒用,就直接送給我了。有的工具需要買,我就自己掏錢,少則幾十元,多則上百元。之前,我在一位老人家中收集到了上世紀60年代農村燒窯師傅用的一套“瓦模具”,包括鏟泥用的鐵制鏟子、模制筒子等,我當時特高興,這東西現在不怎么用了,以后再想找可就難了。

            

            張行炳收集的農耕工具

           

            每次收集到農耕工具,我都先把它們清理干凈,壞了的就修修。幾年下來,我收集了大大小小幾十件農具。經相關部門同意,我把這些農具放到不同的文保單位,這樣游客或團體來參觀時就能看到,講解員也會結合黨的歷史給大家介紹這些工具的用途。每當我看到大家聽講解員講解時感興趣的樣子,心里就有莫名的激動。

           

            讓我欣慰的是,村民知道我收集農耕工具的事后,也慢慢轉變思想,不再把身邊的農具丟棄,有的人會主動拿給我,有的人則主動捐給有需要的展館。大家對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意識越來越強了,這也激勵著我堅持把這件事做下去。

           

            記者手記

           

            湯家匯鎮一共有12個行政村,每個村都有紅色遺址,但只有張行炳一名基層文保員。這些地方他不知跑了多少遍,發現安全隱患,他就及時上傳下達處理問題;遇到灰塵、垃圾,他及時打掃清理;看到有人將車輛亂停亂放,他急忙上前制止……無論大事小情,只要與紅色遺址、文保單位有關,他都第一時間去解決。問他每天起早貪黑累不累,他連說不累不累,這是他的責任,能守護這些紅色遺址是件幸福的事。

            

            張行炳在文保單位打掃衛生

           

            正是有了張行炳這樣一批基層文保員多年如一日的奔走與守護,我們的文化遺產才能保存得更加完整,紅色旅游也才有發展的根基。向所有不辭辛勞的基層文保員致敬!希望有更多的基層文保員充實到文化遺產保護事業中。

          安徽省非物質文化研究會 版權所有 未經允許 請勿復制或鏡像

          安徽新媒體集團 技術支持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皖ICP備17012306號-1